close
對於新生兒寶寶黃疸這個問題,媽媽們了解有多少呢?其實有很多媽媽真正遇到寶寶黃疸的問題還是會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會不知所措。所以,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新生兒黃疸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案吧!
生理性黃疸——正常
如何識別
● 從寶寶出生後兩三天開始出現,足月寶寶大約持續4-6 天,7-10 天逐漸消退。早產寶寶黃疸會重一些、消退晚一些,可能需要2 ~ 3 週才能退乾淨。
● 寶寶的皮膚是淺淺的黃色或是淺檸檬黃色;一般局限在面部(包括白眼球)、軀幹部,不過膝、肘,手掌和腳掌不會出現黃染。
● 大便是黃色的;小便一般不會把尿布染黃,即使有些黃,也很容易洗乾淨。
● 寶寶一般狀況很好,吃奶、睡眠、精神狀態和反應都正常。
原因何在
寶寶在媽媽子宮內的時候,處於低氧環境,紅細胞會代償性增多,膽紅素就存在於紅細胞中。寶寶出生後,血氧含量明顯增高,這些多出來的紅細胞會被迅速破壞,釋放出膽紅素。
另外,由於寶寶胎便中含有較多的膽紅素,能經過腸- 肝循環重新吸收到血液中,加重黃疸。
應對方法
無需特殊處理,這是健康寶寶的一個自然過程。早開奶、足量哺乳是很重要的,能促進寶寶儘早排淨胎便,有效減輕生理性黃疸的程度,並可縮短黃疸期。媽媽只需要按需哺乳,仔細觀察寶寶就可以了。
病理性黃疸——異常
如何識別
1、出現的時間非常早,生後一兩天之內就會出現,而且迅速加重,消退經常比較晚,有時兩三週甚至一個多月都消退不了;或者在黃疸逐漸消退過程中,再次出現黃疸加重。
2、寶寶的皮膚顏色黃得比較深,往往呈橘黃色或者金黃色;黃疸會蔓延過膝、肘,有時候手心、腳心都會發黃,鞏膜(白眼球)也很黃。
3、大便有時顏色發白(醫生稱為“陶土樣大便”);小便很黃,會染黃尿布,很難洗掉。對於病理性黃疸寶寶,媽媽最需要做的是及時發現他的異常表現,及時就醫。
原因何在
新生兒溶血症:寶寶還有貧血、水腫、肝脾腫大,嚴重的會並發膽紅素腦病(即“核黃疸”)。
新生兒敗血症:有感染中毒症狀,如不吃奶、反應差、哭聲低、體溫不升等。它是細菌侵入寶寶的血液循環,並在其中繁殖和產生毒素造成的全身性感染。
新生兒肝炎:伴有噁心、嘔吐、食慾差、消化不良、體重不增等症狀,大便顏色時淺時深。這是寶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鉅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風疹病毒、柯薩奇病毒等所致。
先天性膽道閉鎖:大便顏色逐漸變淺,從棕黃色變為淡米黃色,最後為灰白色陶土樣大便。寶寶肝內外膽管閉鎖,導致肝臟分泌的膽汁無法排出,淤積在肝內,如果不治療,最終導致肝硬化、肝衰竭。
母乳性黃疸:寶寶皮膚黃染程度比生理性黃疸稍重,但除了黃疸,沒有其他不適,吃奶、反應都很好,營養狀況也不錯,大便顏色正常。母乳性黃疸的發病機制目前還不完全明確,但醫學界大多認為是母乳中的某些?類引起寶寶膽紅素腸- 肝循環增加,導致黃疸。
應對方法 由於病因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
新生兒溶血症:採取藥物、光療(照藍光)、換血治療。
新生兒敗血症:需要使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療。
新生兒肝炎:要使用藥物保肝治療,預防其他感染。
先天性膽道閉鎖:手術治療是唯一的辦法。
母乳性黃疸:媽媽大可不必擔心,如果寶寶是足月健康的,可以繼續母乳喂養,黃疸會慢慢退去;如果寶寶的血清膽紅素超過15ml/dL(256.5μmol/L),醫生會讓媽媽暫停母乳喂養72 小時,改餵配方奶。當膽紅素下降到原來水平的50% 時,就能恢復母乳喂養。重新開始母乳喂養後,寶寶的血清膽紅素水平可輕度升高,而後逐漸降低。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