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產後多久恢復排卵 ?有些女性認為只要生完寶寶,就會恢復排卵來月經,那這個時間點大概是多久呢?了解這個問題,其實也對“產後多長時間可以同房”這個問題的解決有所幫助。
  
產婦從胎兒、胎盤娩出之後開始,子宮以及身體各系統、器官逐漸恢復到懷孕前的狀態,排卵和月經也重新啟動。
  




1、恢復時間與哺乳與否有關
  




產後排卵的恢復與產婦是否哺乳和哺乳時間的長短有關。產後未哺乳產婦,四周內很少排卵,產後6週內排卵的約佔10%—15%,產後3個月內排卵的有30%。哺乳婦女排卵恢復更晚,多於產後4—6個月恢復,但也有在產後6週發生排卵者。另外,產婦的年齡、肥胖也可能有一定的影響,日本有資料表明,34歲以上和肥胖的產婦,產褥期第一次排卵的時間有延遲的傾向。
  




產後月經的複潮時間也是與產婦是否哺乳有關。產後不哺乳者,一般於產後6—8周月經可以恢復,第1—2次多為無排卵性月經,3個月後恢復為排卵性月經。哺乳婦女月經恢復的百分比隨時間延長而逐漸增高,至產後9個月可達到70%。一般較晚恢復月經者,首次月經多有排卵,故哺乳婦女在月經恢復前有受孕的可能。
  




而採用延長哺乳期以節制生育並非可靠的節育方法,反而可能影響母嬰的營養和健康。滿月後,產後第一次性生活起就應採用避孕措施。適宜的哺乳期避孕方法可以是避孕套等。由於避孕藥中的雌激素可使乳汁分泌減少、質量降低,還能進入乳汁對新生兒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哺乳期的新媽媽不宜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藥。
  








2、其他影響因素
  




除了哺乳這一最大影響因素之外,產婦有無其他並發症,服用藥物情況,休息與精神、心理狀況,勞累程度,平素健康狀況等,均有很大影響。例如,並發產後大出血、感染、高血壓、抑鬱症等都可使排卵與月經不同程度地延遲;過於勞累或心理負擔過重、精神刺激均不利於排卵與月經恢復。反之,起居有常、勞逸適度、營養良好、心情舒暢無疑十分有利於排卵與月經的恢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otoko1029 的頭像
    kotoko1029

    寶ma好孕網

    kotoko10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